别只是为品牌戴上“绿色”的帽子
如今这个时代,全社会都在呼吁着“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在盲目地追求高物质高消费的方式,因此众多企业也纷纷转而打出“绿色”的口号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但能否真正做到“环保”对企业来说还是很大的考验。 在很多地方,企业都受到非政府组织的严格监视。伦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行为和责任。随着消费型社会日益转型为可持续性社会,伦理的范畴不断地扩大。如今,营销者在了解品牌竞争环境的同时,还要了解营销沟通的社会大环境;不仅要关注消费者,更要关注整个社会。 2010年5月,绿色和平组织的KillerKat运动将矛头指向了雀巢,声称给雀巢提供棕榈油的企业正在“破坏印度尼西亚雨林,威胁当地人的生计,使红毛猩猩濒临灭绝”。因此,绿色和平组织的支持者将Killer图标作为自己的Facebook头像。 正因为丑闻层出不穷,又有非政府组织的密切关注,很多主流品牌如今都将“承担社会责任”和“环保”纳入品牌发展策略。以前只有少数“道德”企业才重视,如Max Havelaar、Patagonia、Ben and Jerry’s 和Body Shop,如今很多主流品牌都开始重视了。 可持续性已成为诚信营销的基点,“绿色伦理”日益呈现,承载着道德力量。如今,所谓“道德的”和“环保的”营销与品牌供应链的社会及环境效应紧密相连。例如,2009年7月,沃尔玛对全球10万家供应商做了一次关于“可持续产品指数”调查,旨在了解其“人性化与社会化”标准。同年8月,英国ABInBev搞了一次大规模宣传活动,重新将Stella Artois品牌定位为更加环保的产品,突出其包装材料中50%的铝和75%的玻璃都是回收利用的。 企业的许多营销策略都是基于“公益”的理想追求,而不只是为了眼前利益,比如,“更加透明的供应链”(Wal-Mart)、“做正确的事”(Marks and Spencer)、“公益”(McDonalds)及“创造更好的世界”(Stella Artois)。打出“公益”旗号的企业要准备好时刻接受监督并且证明自己信守了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