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企如何创新营销 塑造高端品牌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陆旅游者境外的购物花费已经占据全球消费的17%,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刚刚从欧洲考察回来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对此深有感触。在“问道十二五”中经智库全国行厦门站现场,他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导致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外移的,除了高关税因素,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缺少高端品牌。”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的同时,也被迫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呈现高能耗、低工资、高污染、低利润的整体形态,而拥有20%强势品牌的西方发达国家则控制着80%的市场,拿走大部分利润。
福建最早的民营产业大都靠“三来一补”起家,而资金投入少,又容易进入的就是服装鞋帽产业。这些产业在形成产业集聚以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低端竞争已经不可持续。当地的外贸企业要实现根本转型,关键在于做强做大自己的品牌,加快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以品牌优势替代低成本优势来开拓国际市场。
李闽榕介绍,目前在晋江和石狮等地,一些服装鞋帽生产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尝试向高端品牌转型。比如一双高技术含量、最新材料制作的运动鞋,你很难说它是传统产品还是高科技产品了。
但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似乎更加迷信宣传营销的手段,而忽视创新。这种短视和急进导致了众多品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对此,李闽榕认为,很多企业的确经历了一个靠砸广告进行的品牌原始发展阶段。但需要提醒的是,营销除了广告,还包括售后服务网络、销售渠道的建立,投入巨大。企业重视营销,营销开支巨大无可厚非,但不能将营销仅仅理解为打广告。国外很多企业在中国打不开市场,就是因为要重建营销网络,而中国许多企业走不出去也是因为没有营销网络。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些企业抓住发达国家拥有国际品牌的某些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有利机遇,积极开展国际并购,反客为主,变代工为国际品牌拥有者,利用被收购企业在品牌上的既有优势,快速进入目标市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闽榕将这种方式概括为“上树摘果子”。他提醒这些到国外“摘果子”的企业,由于可供选择的收购对象大多为二三线品牌,其本身营销网络也是不完整的,收购以后扩大重建服务营销网络,保证本地生产都需要极为高昂的成本。所以,“摘果子”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考察,慎重决策。
而由于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相较欧美企业起步太晚,所以我们应当借鉴日韩在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时的经验,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