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数码控”的品牌观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浏览数:1922 发布时间:2011/3/19 11:11:11
90后们马上就快“入市”了,这个群体从小开始就接触数码产品,对于品牌的理解有自己的一套,他们到底是如何对待品牌?用什么方法才能打动他们?
90后“数码控”的品牌观
本报记者 朱耘 北京报道
90后群体出生在中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数码产品,他们是数码时代的宠儿,热衷于尝试新事物,热衷于获得关注。90后群体需要不断地证明他们在“圈”中,并以此来得到同龄人和其他人的注意。
大学校园一直是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但面对越来越多的90后群体,传统的校园品牌营销中的套路似乎都out(落伍)了。面对这些90后“数码控”们,企业确实要多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制定相应的品牌营销策略。
“自媒体”的一代
90后呈现出典型的“自媒体”趋势,他们自己就是一个立体的传媒平台,喜欢彰显自我。面对这样的特点,不少企业的营销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向消费者宣传产品,变为带着消费者一起“玩”产品,这种“玩”甚至不分线上与线下。
王雨晨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再过几天学校就要组织整个高三年级举办“成人仪式”了,这一天,他们将告别穿了三年的校服,男同学要穿西服打领带,女同学也要穿商务装。
王雨晨对这事很重视,每天放学一回家就打开电脑,寻找自己喜欢的西装。眼看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小王的父母不想因为此事耽误了他的学习,决定替他包办,到动物园服装市场给他买一套。这个决定遭到了小王的强烈反对,他只想在淘宝上买一套自己喜欢的衣服。
小王的父母对儿子到网上购物有些担心:只看款式不试穿行吗?质量有保证吗?而小王马上打开了他同学的人人网页面,向父母展示了他的同学在网上买的服装,这个同学不仅穿上网上买的西服摆出各种pose,页面上还写了购买攻略和心得,很是详细。
看着儿子即将成人,父母终于同意了让孩子自己做主,不再干涉。
当小王拿到新买的西装后,迫不及待地穿上对镜子自拍了一组照片,也将自己的这个经历发到了网站上。
邻居罗亦奕比小王大两岁,已经读大学了,用“数码控”来形容她并不为过,她拥有时下各种最时髦的数码产品,街拍不离手,在各种社交网站、微博、论坛里展示着自己,不仅展示照片,还拍了很多视频。
“我在腾讯微博上有6000多名粉丝了,猫扑上我发的帖子必然有几十楼的跟帖,可火了。”一边说她还一边拿出相机拍了张照片,并立马发了条微博,说自己正在世贸天街巴黎贝甜店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不过这条微博是用“火星文”写的,罗亦奕要是不解释,记者几乎无法看懂。
在罗亦奕看来,无论吃喝玩乐,各种商业广告完全不足为信,只有她和朋友们亲自体验过的才是好的。所以无论走到哪儿,她都随时随地街拍,有时发图片,有时候还自编自导一段小视频传到网上。“我自己也相信网友们代言的广告,比如今天你约我来这附近,我就在网上找了好几家咖啡厅或茶餐厅,口碑都不错。这家店是我的一个很好的网友发现的,当然错不了。你也觉得不错吧!”
和她交流的这段时间,她每说完一句话,都特别强调地问记者一句感受。
培恩国际公关高级客户经理洪磊说:“90后呈现出典型的‘自媒体’趋势,他们自己就是一个立体的传媒平台,喜欢彰显自我。”面对这样的特点,不少企业的营销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向消费者宣传产品,变为带着消费者一起“玩”产品,这种“玩”甚至不分线上与线下。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08年可口可乐与腾讯合作传火炬,活动参与者高达700万,“针对90后的营销,客户越来越重视线上的活动创意,与各种社交网站、微博结合,客户也非常重视一些网络达人的个人主页”。北京倍思传播总经理钟晶说。
不缺创意缺平台
与5年前的大学生相比,90后的学生们对时尚品牌的概念并不强烈。正因如此,对于服装品牌的深耕,需要花费一番工夫。
“新入学的大学生们,对一些时尚品牌认知并不是很充分,大学期间品牌认知的延伸可能影响其5~10年。”钟晶此前曾参与过宝洁、李宁等多家品牌的校园传播策划工作。她告诉记者,与5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指85后),90后的学生们对时尚品牌的概念并不强烈。
“在学生中,运动鞋品牌的认知度比服装要高,而这些认知往往是从中学时代培养起来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学都要#p##e#求学生穿校服,但只是对运动鞋没有统一要求,不少学生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追求运动鞋的样式、品牌。”
正因如此,对于服装品牌的深耕,需要花费一番工夫,但是不少90后消费群体对此并不买账,“90后正年轻,他们不缺朝气,不缺创意,更会自我营销和炒作,他们需要的是平台。”
春暖花开,眼下正是T恤衫销售的旺季,90后的大学生们更加喜爱个性张扬的图案。“我们喜欢自己设计T恤衫。到服装批发市场买一些纯色的T恤,然后自己拿颜料画,这才有个性呢。穿两次向大家秀秀,然后我就挂在宿舍的墙上当招贴画了。”罗亦奕说。
她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名为“特有米网”的网站,在这里可以定制个性化T恤衫的图案,甚至可以上传拍摄的照片。“不过像这种能定制的东西现在太少了,只有T恤可以,毛衣、羽绒服就不行,多点就好了。”
强调个性张扬是90后的一大特点,而这一切都与潮流同步,流行什么,他们就张扬什么。“像‘特有米网’这类可以帮助消费者走订制化路线的品牌店正在悄然兴起,这些网站非常符合90后的特点。再比如凡客,它的产品设计简约,价格能够让90后接受,但是最能打动这群消费者的还是‘凡客体’。”钟晶说。
线上营销更有效
90后是“数码控”一代,在线上营销的创新比线下广告更具有影响力。建立线上的营销平台,强调让90后们参与,并且借助这些平台让90后包装自我,将决定着90后对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
此外90后目前对品牌的认知上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对喜欢的品牌有着很强的忠诚度,并且是排他的。王雨晨就是如此,他喜欢篮球,喜欢看NBA球赛,篮球名星科比穿过的很多款耐克鞋,他很多都已经拥有,有些甚至是限量版的。
在他的人人网上,照片几乎全是他的篮球鞋,而每次购买篮球鞋之前,他都要在网上做很大一番功课,“这些资料网上都有,就是有些隐藏得很深,不容易搜出来。我常买常看,就有固定的论坛和朋友了,有时候也要直接看国外的网站,国内没翻译,我还翻译一些,就当学英语了。”王雨晨说。但是除了耐克,其他任何运动品牌在他眼中都是“垃圾”。
与王雨晨喜好不同,来自湖南的谭华正在上大学,唯一喜欢的运动品牌则是安踏,已经穿了很多年了,从湖南来到北京,依然不想改变对该品牌的认可与依赖。
对比小王和谭华对运动品牌的认知可以发现,90后对消费品品牌认知突显了“幼鹅效应”——幼鹅刚从蛋壳里孵出来时,无论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动物,都会永远把它当成自己的母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运动品牌以外,诸多产品的品牌如日化用品、服装、数码产品等,90后们的品牌概念十分淡漠。90后是“数码控”一代,在线上营销的创新比线下广告更具有影响力。建立线上的营销平台,强调让90后们参与,并且借助这些平台让90后包装自我,将决定着90后对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